研究生导师

胡鹏

来源:水产学院 日期:2025-09-17 阅读:

1.基本信息

姓名:胡鹏

邮箱:hupeng3331609@163.com

职称:副教授

办公室地址:生科楼B101

2.个人简介

个人介绍:胡鹏,男,汉族,生于19876月,山东临沂人,农学博士,九三学社社员。主要从事鱼类遗传育种与高效养殖模式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农业农村部、四川省科技厅及横向课题等各类项目10余项,在《Aquaculture Reports》、《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Aquaculture》、《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中国水产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教育经历:2006.09-2010.06 中国海洋大学 本科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2010.09-2016.06 中国海洋大学 硕博连读 水产养殖专业

工作经历:2016.09-2018.11 黄海水产研究所 博士后;2018.10-2024.12 内江师范学院 讲师;2024.12-至今 内江师范学院 副教授

社会服务工作:积极发挥水产养殖专业优势,长期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先后在内江、眉山、泸州、广元、遂宁、广安、乐山等地开展线下技术培训或技术指导100余次,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同时,服务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参与完成了四川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和多项重大工程建设生态补偿评估等工作。

执教课程:本科生《鱼类遗传育种学》;硕士研究生《水产生物繁育与养殖前沿》

3.科研领域

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与高效养殖模式研究,重点开展四川本地经济鱼类资源开发与利用,先后进行了黄颡鱼、泉水鱼、多鳞白甲鱼、尖头鱥、白乌鱼、大口黑鲈等鱼类的工厂化人工繁育和养殖研究,建立了多鳞白甲鱼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方法,突破了尖头鱥人工繁育技术,建立了白乌鱼工厂化早繁技术方法,建立了泉水鱼、多鳞白甲鱼、尖头鱥的高效超低温精子保存方法,优化了大口黑鲈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方法。目前正在开展黄颡鱼的抗病选育和河鲀的全雄苗种制种工作。

4.代表性成果

论文:

(1)   Potential effects of Sargassum kjellmanianum as a dietary supplement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immunity response, antioxidant status, and ammonia resistance of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Aquaculture Reports,2024, 36: 102181.(第一作者,二区)

(2)   The adverse effects of 17β-estradiol immersion during gonadal differentiation on ovarian development of female Takifugu rubripes.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2023, 10: 1131041.(第一作者,二区)

(3)   Expression profiles of sex-related genes in gonads of genetic male Takifugu rubripes after 17β-estradiol immersion.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9, 37(3): 1113-1124.(第一作者,二区)

(4)   尖头鱥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 饲料研究, 2023, 46(14): 110-112.(通讯作者,中文核心期刊)

(5)   不同饲料投喂对白甲乌鳢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消化酶的影响[J]. 饲料研究, 2023, 46(15): 51-54.(通讯作者,中文核心期刊)

上一条:李锐

下一条:陈世喜